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3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為甚麼工程公司老闆適合網上貸款?

防疫包全港派發行動周六展開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周六起會在全港18區派發防疫服務包,目標在七天內完成。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指,防疫服務包的包裝工作進度理想,甚至可說是超額完成。根據最初預算,350萬份防疫服務包要花三天包裝,而昨日開放的130個包裝中心已完成包裝160萬份,佔整體45%。   分派方面,公共屋邨住戶會由房屋署協助派發,私人屋苑住戶會由物管公司和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協助派發,「三無大廈」和基層家庭會由公務員加上義工逐戶派發,鄉郊居民則由鄉議局和鄉事委員會派發。   此外,政府會在18區設立發放點,未能在家居領取防疫包的人士可憑卡到服務點領取。   林鄭月娥表示,防疫服務包內既有快速抗原測試,或可藉此工具,在短時間內了解本港疫情狀況,政府會就此另行公布。   全民強制檢測方面,她指目前確診數字仍然高企,並非展開檢測的合適時機。 http://dlvr.it/SMhfvs

聶德權視察家居接種新冠疫苗服務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探訪深水埗幸福邨住戶,了解非政府機構為居家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的上門接種新冠疫苗服務,為政府即將推出的疫苗到戶接種服務作準備。   聶德權表示,部分市民可能因行動不便未能前往疫苗接種點,上門接種服務有助進一步提升長者疫苗接種率。為此,政府快將推出登記平台,由外展醫護團隊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殘疾人士接種疫苗。   他說,政府現階段會先透過地區組織收集70歲或以上未接種疫苗長者,以及因病患或殘疾不能外出接種疫苗人士的資料。   此外,局方會在一幢圍封強檢樓宇試行為上述兩類人士登記,待圍封後翌日上門為他們接種。總結經驗和理順流程後,政府會推展上門接種服務至不同圍封強檢樓宇。 http://dlvr.it/SMdF0w

兩屋邨檢293宗陽性個案

政府表示,在黃大仙東頭(二)邨、大埔廣福邨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29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東頭(二)邨祥東樓、大埔廣福邨廣惠樓、廣崇樓、廣智樓和廣禮樓劃為受限區域。   祥東樓約770人接受檢測,發現30宗陽性個案。廣惠樓、廣崇樓、廣智樓和廣禮樓合計5,383人受檢,其中263人檢測結果呈陽性,另有53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dlvr.it/SMPYqw

兩地合約照顧員陸續投入服務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逾半數內地照顧員已派駐不同暫託中心工作,本地招聘的照顧員也陸續到院舍服務,紓緩人手壓力。當局正計劃將部分暫託中心設施改作確診院友密切接觸者檢疫用途。   羅致光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說,本月6日為安老院疫情頂峰,單日73間安老院錄得感染個案。截至本月7日的過去兩周,染疫院友累計達14,000人,幸好數字持續回落。   為協助院舍應對因疫情而導致的人手短缺情況,社會福利署本月初起在內地直接聘用短期合約照顧員,合約為期三個月。羅致光指,截至昨日共630名內地照顧員抵港,他們完成三天訓練課程,學習照顧和護理體弱長者後,便到暫託中心提供服務,目前逾半數人已展開工作。   他說,社署同步在本地招聘三個月臨時合約照顧員,至今收到5,500宗申請,反應踴躍,署方已分批約見申請人。首批獲聘的42人已完成訓練,暫時獲派到人手非常緊張的院舍服務,其餘兩批共62人正接受或將於下周接受訓練。   此外,勞工處早前有時限放寬院舍通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護理員的部分規定,為期三個月。截至昨日,該處接獲395宗申請,涉及2,209名護理員,其中312宗申請獲批,所涉護理員1,764人。   羅致光又透露,位於荃灣西體育館的暫託中心下周一啟用。另鑑於疫情稍為回落,為支援院舍減少感染風險,並善用設施和人手,當局計劃撥出部分暫託中心床位,接收確診院友的密切接觸者。日後院舍再有確診個案時,相關密切接觸者可離開院舍接受檢疫。   他並公布,政府會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全面檢視院舍的抗疫能力,首要改善院舍通風設備和防疫指引。工作小組由勞福局常任秘書長牽頭,成員包括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發展局和機電工程署代表,下周舉行首次會議。  http://dlvr.it/SMPTBP

政府續建長者暫託中心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並無計劃如傳媒報道所指停止建設暫託中心。她說,安排符合出院準則的確診長者入住暫託中心接受醫學監察,較讓他們直接返回家居或院舍更為穩妥,當局會繼續建設並善用有關設施。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指,設立暫託中心既有助紓緩公立醫院病床壓力,讓醫院管理局集中資源治療新冠重症病人,也可減輕安老院尤其私營安老院舍的壓力,為它們提供喘息和復元空間。   她說,現時已有六間暫託中心投入運作,政府會繼續在一些室內運動場館建設暫託中心,並在由中央援建的洪水橋社區隔離設施調撥200多張病床,用作長者暫託中心,因此仍需額外人手為這些中心提供照顧服務。   另外,林鄭月娥提到,第五波疫情累計死亡個案中,逾半為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截至昨日共3,685人離世,佔整體院友人數約5%,比例相當高。因此,政府須研究如何更好保護這類人士,推動新冠疫苗接種仍為最重要的措施。   目前安老院舍長者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比率只有56%,約四成長者因曾確診而暫時未能接種。當局未來一個月會安排外展隊到逾千間院舍為已康復長者接種疫苗,期望將院舍接種率提升至九成。   http://dlvr.it/SMPKMl

四受限區檢167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深水埗、荃灣、觀塘、香港仔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67宗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深水埗南昌邨昌頌樓、荃灣梨木樹(二)邨葵樹樓、觀塘翠屏(北)邨翠榆樓、香港仔鴨脷洲邨利澤樓為受限區域,分別約501、820、680和2,23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7、32、43和85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36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dlvr.it/SMLHwX

第六個中央援建隔離設施交付政府

由中央援建的第六個社區隔離設施交付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到元朗見證設施交接。她表示,中央援建首批六個項目已交接,標誌援建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元朗社區隔離設施位於潭尾,由發展商借出土地供政府興建臨時隔離設施,是六個設施中最大的一個,提供逾2,000個單位。   林鄭月娥致辭時說,第五波新冠疫情來得既急且猛,大大超越香港設備的應對能力,她遂向中央提出請求,而中央有求必應,支持所有由特區政府提出的請求,包括興建方艙社區隔離設施。   連同今日接收的元朗社區隔離設施,首批落成的六個社區隔離設施合共提供兩萬個床位作隔離之用,而正在興建、分別位於竹篙灣和啟德用地的兩個設施將可額外增加兩萬個床位。   林鄭月娥又表示,有中央作為後盾,香港有足夠裝備處理變化不斷的疫情,隔離設施的落成使當局的抗疫工作很有底氣,有能力就抗疫提出最適當的設施和手段。   她再次感謝中央全力支援、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大力協調、建築團隊日以繼夜完成施工任務,以及三間發展商無償借出土地,展示民、商、官合作的精神。   視察設施期間,保安局抗疫特遣隊向林鄭月娥介紹新增設備,包括用以接載有需要長者或行動不便人士的「關愛小車」,以及電子管理平台「營健通」,隔離人士可經手機掃描二維碼登記入住資料和隨時提出物資和膳食需求。 http://dlvr.it/SMJ9nm

四屋邨檢194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黃大仙、觀塘、天水圍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94宗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黃大仙彩虹邨翠瓊樓和東頭(二)邨貴東樓、觀塘翠屏(北)邨翠梅樓、天水圍天祐苑祐寧閣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114、1,063、927和1,26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43、48、65和38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37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dlvr.it/SMGqQL

醫管局與援港醫療隊合作暢順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內地援港醫療隊迅速投入工作,與本地醫護人員合作暢順,有助醫管局提升能力照顧新冠患者。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指出,內地醫療隊上周抵港,短時間內熟習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的運作,周一已有近400名成員進場,令該設施收治的患者數目增至逾360人。展望一兩星期,亞博館照顧病人的能力可進一步提升。   高拔陞說,援港醫療隊的中醫經驗豐富,除每天多次巡房,也連同醫管局中西醫療團隊一起診症,討論治療方案。   他引述內地中醫專家診治經驗,指中醫藥對治理長期病患和控制咳嗽、喉嚨乾、胃口差、肚脹等病徵,均有明顯幫助。 http://dlvr.it/SMGgm5

政府提請中央派中醫專家援港抗疫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中央全力支持特區抗疫,派出內地醫療隊伍赴港支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已提請中央再派中醫專家來港支援。   自上月中以來,中央先後派出三批抗疫經驗豐富的專家到港,考察和指導特區抗疫工作。林鄭月娥在抗疫記者會上表示,她同意內地專家所指,內地以中醫藥抗疫的經驗適用於香港,她深信援港中醫專家組對本地抗疫工作有極大幫助。   她提及昨日與抵港內地專家開會,對方認為特區近期推行的抗疫措施為推動「三減三重一優先」打下堅實基礎,即減少死亡、重症與感染;採取措施處理重點人群、場所與機構;以及優先救治染疫長者。   專家同時指出,目前香港每日仍約有200名新冠患者離世,抗疫工作不能放鬆。林鄭月娥強調,特區政府會堅持抗疫。   記者會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闡述當局如何藉中醫藥治療新冠患者。她表示,在第五波的抗疫戰中,中醫藥全方位、全鏈絛、全覆蓋參與疫情預防、治療以至復康過程,發揮其優勢和重大作用。   其中,食衞局透過中醫藥發展基金,推出齊心抗疫---中醫藥遙距診療計劃,資助中醫師向在家隔離的新冠患者提供免費中醫遙距診症及中藥配送服務,首階段約二萬名患者受惠,市民反應踴躍。 http://dlvr.it/SMGb1q

政府增設短期疫苗接種中心

政府下周二在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增設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為12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網上預約明日上午9時開始。   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位於加路連山道與禮頓道交界,運作至6月底,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8開放,下午1時30分至2時30分進行清潔。除預約接種外,中心會派發即日籌予12至17歲青少年和60歲或以上人士。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該接種中心由希慎興業和華懋集團免費提供場地,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全力支持。護理學院以非牟利模式營運接種中心,並會安排學院應屆畢業生在有經驗的註冊護士監督下協助接種疫苗。   政府爭取下月底前提高第二劑疫苗接種率至九成,並提升3至11歲的兒童、青少年、7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院舍院友的首劑疫苗接種率至九成。   聶德權指,要戰勝疫情並回復正常生活,關鍵在於接種新冠疫苗,當局會密切監察疫苗種情況,特別是方便老幼,加快接種速度。   此外,青衣站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下周二開始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中心同時為少量已預約在該處接種科興疫苗人士繼續接種科興疫苗,至下月21日止。   在約三星期的過渡期內,該中心劃分不同區域接種兩種疫苗,場地入口會安排分流,場內設有清晰指示。 http://dlvr.it/SMGVll

四屋邨檢143宗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荃灣、觀塘、深水埗、黃大仙進行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43宗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荃灣梨木樹(二)邨柏樹樓 、觀塘翠屏(北)邨翠楣樓、深水埗澤安邨麗澤樓、黃大仙彩虹邨丹鳳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410、556、599和1,106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27、48、16和5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36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dlvr.it/SMCHH7

福利津貼2月上調2.6%

社會福利署公布,多項福利津貼因應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變動而上調2.6%,2月1日生效。有關調整惠及逾140萬人,政府為此每年額外投放約16億元。   該署表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金額劃一調高2.6%,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均包括廣東、福建計劃津貼。   政府早前按機制建議因應物價指數變動而調高福利津貼金額,已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   該署並宣布,綜援計劃下的租金津貼按指數變動調整,最高金額由2月1日起下調。考慮到綜援受助人屬疫情下最需要經濟援助的其中一群,政府決定把租金津貼最高金額維持在現行水平。 http://dlvr.it/SMCFJM

食環署積極協調棺木供應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特區政府與內地相關單位繼續積極協調供港棺木的跨境貨車車次運輸和海運安排,過去四天再有超過960副棺木經水路及陸路抵港。   過去兩星期,食物及衞生局和食環署為本港棺木供應商提供協助,本月14日以來,由陸路和水路運抵香港的棺木超過2,170副。未來五日,預料再有接近1,050副棺木陸續運抵。   署方感謝內地機關協助,會繼續積極協調,確保本港棺木供應穩定。另一方面,署方與業界保持密切聯繫,理順辦理先人身後事的流程。   由本月29日起,東華三院將其轄下寰宇殯儀館轉為專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離世人士舉辦喪禮的指定殯儀館,並增開靈堂和開放館內指定地方予持牌殮葬商替先人化妝和舉行瞻仰遺容儀式。署方對此表示感謝,呼籲業界響應,為有需要的家屬提供協助。   網上研討會舉行後,署方已致函殯儀業界告知進展。此外,有善心機構有意向殯儀業界前線員工捐贈抗疫物資,如快速抗原測試包,該署會告知殯儀館和殮葬商持牌人有關詳情。   該署已將每日可供預約的火化時段大幅增至260至300節,目前火化時段有充足餘額供預訂,署方已加派人手處理預訂申請。   該署表示,轄下火葬場在清明節即下月5日繼續提供火葬服務,市民可瀏覽運輸署網頁有關各火葬場一帶的特別交通及運輸安排詳情。 http://dlvr.it/SM8x2K

強檢公告即日恢復發出

政府公布由今日起重新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曾到訪指定地點的居民、員工、訪客等相關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就此,「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會重新發出強檢通知,提醒曾到訪指定地點的人士。   政府表示,隨着近日香港檢測能力進一步提高,決定恢復發出強檢公告,以助管控社區傳播,保障公眾健康。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根據疫情數據等風險評估,例如檢測陽性個案和污水檢測結果,訂定風險地點名單。   三個月內曾經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士,包括衞生署已記錄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以及已向衞生署申報的自行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無須再接受強制檢測。   當局表明,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不獲視作符合強制檢測要求。此外,深喉唾液樣本也不符合強制檢測要求,除非有關人士持有醫生證明書,證明個人因健康原因而未能以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檢測。   須接受強制檢測的相關人士可前往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免費接受核酸檢測,也可自行安排經政府認可的本地醫療檢測機構自費接受核酸檢測。   政府上月25日公布,向在傳染風險較高地點居住或工作的人士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套裝,並暫停發出強檢公告,以集中核酸檢測資源加快檢驗進度。 http://dlvr.it/SM8g2Q

五受限區錄392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葵涌、觀塘、深水埗、上水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39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葵涌葵盛東邨盛興樓、觀塘和樂邨恒安樓和安達邨愛達樓、深水埗富昌邨富誠樓、上水彩園邨彩玉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310、 391、 1,490、1,496、 1,177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78、25、80、87、12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66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http://dlvr.it/SM4Hd1

視乎疫情 社交措施4月下旬放寬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港疫情仍然嚴峻,絕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須按原定計劃維持至4月20日。倘疫情沒有反彈,感染個案下降趨勢持續,政府會由4月21日起分三階段解除大部分措施。   林鄭月娥今日在抗疫記者會上指出,過去一個月,本港疫情發展有如驚濤駭浪。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由2月22日的五萬多宗,升至昨日逾103萬宗,死亡個案達5,683宗,幸好升勢得以遏制,個案高峰或已過去。   另一方面,在中央全力支持下,本港檢測量穩步提升,快速測試包等抗疫物資供應受到保障,社區隔離設施大幅增加。考慮到這些因素,加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林鄭月娥指,檢視和評估抗疫措施正逢其時。   政府研判後認為,疫情仍然嚴峻,個案宗數尚處於高水平,抗疫工作要堅持不懈,因此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須按計劃持續至4月20日,不會提早放寬。然而,若疫情並不反彈,個案持續呈下降趨勢,當局會由4月21日起計三個月,分三階段解除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   首階段將重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體育場所、博物館、表演場地和圖書館,以及受香港法例第599F章規管的表列處所。公眾地方群組聚集上限人數會放寬至四人;餐飲處所可恢復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每桌最多四人,但酒吧和酒館須繼續關閉。   到第二階段,其餘表列處所、酒吧和酒館、康文署轄下泳灘和泳池均可重開。餐飲處所提供堂食時間延至午夜12時,每桌人數上限增至八人。市民置身郊野公園、在戶外跑步和進行劇烈運動時無須佩戴口罩。   至於第三階段,針對處所和顧客人數的限制會盡量放寬,基本上回復至只執行佩戴口罩、限聚人數、使用「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等基本防疫要求。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在未來一個月聚焦治療、減少重症和死亡個案,並繼續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   目前12歲或以上人士第二劑疫苗接種率為82%,3至11歲兒童第一劑疫苗接種率為57%,當局爭取在4月底前將兩者推高至90%。院舍長者方面,當局會為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的長者安排接種疫苗,期望相關接種率可提升至90%。   林鄭月娥強調,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疫情發展,以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務求在人民至上、科學為本的前提下,以最小代價達致最大防疫效果。 http://dlvr.it/SM4HY7

黃錦星:污水監測助追蹤疫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當局設於全港的逾150個定點監測點每兩日監測家居環境排放的污水樣本作新冠病毒檢測,覆蓋逾500萬人口,有關操作等同為500萬市民定期進行群體快速檢測。   黃錦星今日出席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的疫情記者會。他說,假若透過定點監測發現某地區的風險相對高,又或部分地區不在定點監測覆蓋範圍但有風險,當局便會設立臨時、機動的檢測點採集污水樣本。   當局現時每日平均設立約30個臨時檢測點,而不論定點或臨點監測,都有助預測並追蹤疫情和隱性患者。根據最近四日的數據,香港疫情由高位平台期輕微向下。黃錦星表示,疫情走勢仍然波動,市民應加緊保持社交距離。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表示,因應各區採集到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污水樣本,民政事務總署和18區民政事務處向區內居民、清潔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至今已派發超過420萬套。   政府也透過新界鄉議局、鄉事委員會、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並動員義工,向所屬社群及在地區派發共逾438萬套快速抗原測試包,以及大量由中央政府捐贈的抗疫中成藥。 http://dlvr.it/SM1rSy

政府支援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

政府表示,在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措施,向為抗疫作出貢獻的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每月提供2,000元津貼,為期五個月,以對他們在疫情下盡忠職守工作給予肯定。   當局回應傳媒有關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支援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的報道,指支援措施包括在物業管理業界(環境衞生和保安人員)抗疫支援計劃下,向在私人住宅、綜合用途樓宇、工業及商業大廈包括商場從事與環境衞生或保安相關工作的前線物管人員發放津貼,預計約180,000名前線物管人員受惠。   有關措施並涵蓋政府、房屋委員會及房屋協會服務承辦商的清潔及保安人員,以及傳媒報道提及的漁農自然護理署轄下郊野公園服務承辦商的清潔人員,預計約72,000名相關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受惠。   經相關政策局及部門考慮後,政府會進一步向另外三個組別的前線人員提供為期五個月、每月2,000元津貼,即醫院管理局服務承辦商清潔及保安工作人員、受聘於專上院校及其服務承辦商和非官立學校服務承辦商的清潔及保安工作人員,以及前線回收業員工。   上述三個組別受惠的前線人員數目分別為約6,100人、22,000人和7,000人。   相關政策局及部門會就措施詳情另作公布。上述所有措施涉及的開支預計超過30億元。 http://dlvr.it/SM0GN2

公務員盡忠職守投身抗疫工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截至本月14日,公務員團隊累計32,200人感染新冠病毒,佔整體人手17%,逾七成人已復工。十多萬公務員挺着感染個案令人手下降的壓力,投身抗疫工作。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十多萬名公務員走到最前線或在後方支援抗疫,對於坊間的善意批評,政府定必虛心接受並作出改善,以期早日穩控疫情;而除公務員,醫院管理局和港鐵也有兩成員工染疫,相關員工正陸續復工。   對所有堅守崗位、於疫情期間維持公共服務的人員,林鄭月娥表示謝意,並重申政府抗疫工作不存在督導疏懶或乏力的情況。對別有用心的失實指控,政府團隊會予以反駁。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動員的政府僱員總數遠超以往幾波疫情,逾14萬同僚參與防疫抗疫工作,佔政府僱員總數超過70%,涉及不同政策局和部門。   他說,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負責制定和推動整體防疫抗疫策略和措施,至於涉及受限區域檢測行動、為隔離人士、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提供支援等,則由民政事務局、勞工及福利局、民政事務總署和社會福利署負責。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去年展開,由聶德權任局長的公務員事務局負責推動計劃,政府新聞處則負責發布疫情信息。他表示,除核心抗疫決策局和部門,其他部門也按需要動員人手,投入抗疫工作。 http://dlvr.it/SLzH0w

食環署積極協調棺木供應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特區政府與內地相關單位協調供港棺木的跨境貨車車次配額和海運安排後,今日再有約330副棺木經水路和陸路抵港,有助補充棺木供應。   受兩地疫情影響,香港的棺木供應商近日跨境提取供港棺木時一度遇上困難。經食物及衞生局和食環署協調後,過去五日共有逾1,200副棺木經陸路和水路順利運抵香港,包括今日運抵的棺木,預計未來兩日再多約500副棺木抵港。   署方再次感謝內地機關協助,並會繼續與業界保持密切聯繫,有需要時提供一切可行協助。   另外,因應市民對火化服務的迫切需求,該署轄下所有火葬場會於4月5日清明節繼續提供火葬服務。   食環署早前已將每日可供預約的火化時段,由平日130至140節大幅增至260至300節,目前仍有充足餘額供市民預訂。署方並已加派人手,務求令當日所有已預約的火化服務可於同一工作天完成。   該署也會繼續協調各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協助殯儀業界和死者家屬盡快辦理先人的身後事。  http://dlvr.it/SLxJFt

陳肇始視察醫療支援熱線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到訪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和明愛專上學院健康科學院,了解其熱線支援中心協助醫院管理局接聽和解答新冠肺炎患者查詢的服務。   另外,陳肇始昨日到訪醫管局位於鄧肇堅醫院的護訊鈴中心、九龍醫院和伊利沙伯醫院的熱線中心,視察其日常運作和最新推出的隔離護理觀察系統。她也視察位於伊利沙伯醫院由私家醫生提供的遠程醫療支援服務,並到訪由中醫師提供的諮詢服務熱線中心。   陳肇始指出,自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本港醫療系統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確診病例維持高位,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很大壓力。她感謝在這些熱線中心服務的醫管局醫護人員、來自多間院校的護士學生、私家醫生和中醫師,展現醫療衞生界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的精神。 http://dlvr.it/SLwyHQ

新冠疫苗最新接種安排公布

政府宣布,18至59歲人士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滿三個月便可接種第三劑疫苗,他們下周一上午8時起可登入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網上預約系統預約接種。   網上預約系統同時開放予年滿12歲免疫力弱人士預約在接種第三劑疫苗後三個月接種額外一劑,即第四劑疫苗。其他組別人士預約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安排已於本月4日公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連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早前建議,縮短一般人士接種新冠疫苗相隔的時間,並強烈建議已接種兩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的成年人在接種第二劑三個月後盡快接種第三劑復必泰疫苗。   另外,聯合科學委員會連同專家顧問團本月13日就兒童和染疫後康復人士接種新冠疫苗的安排發表暫擬共識建議。   因應最新建議,受感染前未完成接種兩劑或以上疫苗的康復者,可在康復最少三個月後,攜同康復紀錄,包括出院文件、由政府或獲衞生署認可計劃承認的認可私營醫務化驗所發出的陽性核酸檢測短信或電子或紙本紀錄、衞生署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的成功申報短信或電子紀錄、衞生署發出的隔離令或其他由政府或醫院管理局發出的康復紀錄,到各疫苗接種地點接種疫苗。   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的相片不能作為有效康復紀錄。政府正根據最新專家建議和預約人士在電腦系統的康復紀錄提升預約系統,便利康復者在網上預約。   至於安老院舍的康復院友,如果他們之前不曾接種,他們康復後一個月可接種第一劑,之後最快一個月可接種第二劑;如果之前已接種第一劑,其後感染,康復後三個月可接種另外一劑。提供外展接種服務的醫療團隊會根據暫擬共識建議作出相應安排。   至於免疫力弱人士,他們於康復後可帶同相關醫生證明文件到指定接種地點,以確認符合接種疫苗的資格。  http://dlvr.it/SLvxFn

多管齊下 加強治療新冠患者能力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港循多方面加強治療新冠患者能力,以期做到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並將年長患者列為最優先處理組別。此外,醫院管理局表示,與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協作順利。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早前內地專家建議香港應該集中病人、集中專家、集中資源治療,以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並應將年長患者列為最須關注群組。   她指,過去一段時間,當局循此方向進行抗疫工作。加強治療方面,第一是擴大醫院管理局的治療能力,增加治療新冠患者的病床;第二是增加治療患者的人手,現時內地援港醫療隊已加入團隊,與醫管局員工並肩作戰,照顧病人。   至於藥物,兩款有效的新冠口服藥已抵港,當局有足夠數量為新感染患者處方,預防他們入院或轉為重症。   她指,治療新冠患者的第二個策略為分流、分層,從而令醫院第一、二線病床得以留給最需要的人,讓他們在醫院得到集中治療。   林鄭月娥又說,在社區和家居層面同樣須做好分流、分層,對社區或家居患者的篩查工作須做得更精準,以防止這些患者因未能經篩查發現,而得不到最好的照顧。   一起出席記者會的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逾11,000張醫管局病床已改為接收新冠患者,在急症室等候入院的患者人數由最高峰近1,800人下降至今天600多人,情況持續改善。雖然患者仍須等候一段時間,但局方也能安排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   此外,局方前日擴展指定診所服務,並安排關愛名額供長者和高危人士預約,反應良好,而名額仍未用盡,相信有需要人士均可使用有關服務。   他又指,截至本月16日,已有逾6,000名患者獲處方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其中約4,000人為院舍院友和指定診所求診人士;此外,局方昨日起處方輝瑞藥廠的帕克斯洛維德,暫已為約100至200人處方。他相信相關藥物有助控制患者病情。   內地援港醫療隊成員陸續抵港,高拔陞指,他們會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與醫管局員工一起照顧病人,較早時抵港的成員已展開工作。   雙方並就治療、護理、處方藥物等流程作出深入討論。他說,內地與香港的醫療方案非常接近,並參考類似的國際指引、文獻等,協作上極順利和容易。   高拔陞說,內地醫療隊成員均來自高水平醫療機構,屬傳染病科、感染控制科等精英人員,部分成員更曾到武漢等地抗疫,具備豐富照顧患者經驗。 http://dlvr.it/S

政府支援醫護界同心抗疫

政府表示,因應第五波新冠疫情,已決定再向私營醫療業界分發個人防護裝備,期望月內派發物資,支援醫護人員抗疫。   政府今日發稿感謝各醫護專業自疫情爆發至今一直緊守崗位,在前線為大眾服務。政府明白醫護人員,尤其在私營市場執業者,採購個人防護裝備時或有困難,因此早於2020年年中向不同醫護專業人員免費提供50萬個口罩,支援他們與政府攜手抗疫。   此外,因應第五波疫情,政府早前決定再向私營醫療業界發放口罩、保護衣、面罩、眼罩等個人防護裝備,食物及衞生局正與相關專業組織跟進分發工作。   政府重申,會一如以往支援醫護人員抗疫,期望與業界同心協力,讓香港早日戰勝疫情。   另外,就有媒體指醫務委員會不容許醫生提供遠程醫療服務,政府表示,醫委會已澄清《遠程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中有關醫生宜先與病人面診才進行遠程醫療的提述並非硬性規定,僅屬建議。   鑑於新冠疫情及需要醫療支援的市民大幅增加,政府上月15日去信醫委會,闡明醫院管理局和私營醫療界別有實際需要為新冠患者提供遠程醫療服務,並認為在全港同心抗疫的前提下,不應把遠程醫療服務視作抵觸上述指引。   政府又指,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本月9日與業界代表舉行視像會議時,已提及鼓勵更多私家醫院、醫療集團和醫護人員為市民提供免費遠程醫療服務,並欣悉個別私院及醫療機構已為市民及新冠病人推出遠程醫療支援服務。 http://dlvr.it/SLpKTY

逆隔離措施保護未感染院舍長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當局會採取逆隔離措施,在院舍出現新冠病毒感染個案時,將仍未感染的長者搬離院舍,社會福利署已安排兩間最近獲發牌而未營運的安老院提供共200個宿位,以接收這類長者。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如院舍已有染疫個案或出現爆發,仍未受感染的院舍長者可獲安排到兩間全新安老院舍接受逆隔離,保護他們免受感染。   她又匯報為長者而設的隔離及暫託中心啟用進展,除今天啟用的灣仔港灣道體育館暫託中心,可提供1,200個床位的啟德郵輪碼頭社區隔離設施下周一分階段啟用,另有六個體育館也會陸續改裝作同類用途。   此外,中央援建的洪水橋方艙社區隔離設施部分地方會改作可提供200個床位的長者隔離及暫託中心,以期進一步支援須隔離和治療的長者,並減輕醫院管理局壓力。   她又提到,當局正多管齊下聘請照顧員,至今已有180名內地照顧員抵港,接受培訓後會到暫託中心服務。本地招聘申請反應也相當積極,有待社署面見申請者。   至於在安老院採取閉環管理,為照顧長者的工作人員提供專用酒店,林鄭月娥說,至今有百多間院舍的員工願意配合,上周三開始進入政府提供的特設酒店。   藥物治療方面,林鄭月娥說,截至周一,醫管局已為3,435名病人處方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藥,她從臨床診療醫生知悉該藥物效用大。而另一款由輝瑞生產的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帕克斯洛維德今日起也會廣泛應用。   她指,醫管局社區老人評估小組今日起會通過外展及遙距診症的醫療和護理服務支援安老院確診病人,在合適情況下處方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 http://dlvr.it/SLn8C2

港灣道體育館暫託中心投入運作

社會福利署宣布,設於港灣道體育館的暫託中心今日投入運作,為醫院管理局轉介的長者提供照顧服務。   為了讓公立醫院能重點服務較高風險或病情較嚴重的患者,暫託中心會接受醫管局轉介,接收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但症狀輕微的長者,以及經醫管局評估後確認為正在康復並適合出院的長者。   港灣道體育館暫託中心設有約130張床位,提供基本膳食和護理支援,不另收費。九龍樂善堂已緊急組成照顧專隊,為中心內的長者提供暫時照顧服務;聖保祿醫院團隊也會為中心提供醫療支援。   社署早前已先後在彩榮路體育館和石硤尾公園體育館設立兩間暫託中心,分別於上月20日和本月1日投入運作。   http://dlvr.it/SLmkQT

六屋邨錄逾千二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觀塘、黃大仙、深水埗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1,261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蝴蝶邨蝶舞樓、觀塘順天邨天琴樓與天池樓、順利邨利富樓、黃大仙竹園南邨榮園樓、深水埗富昌邨富良樓、蘇屋邨劍蘭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260、2,970、1,120、1,560、177、597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281、461、168、253、48、50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117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http://dlvr.it/SLjWhF

還在找必X痛? 每月最痛 其實有服藥以外的方法~

本木序當歸暖宮調經油,不怕西藥傷身、不怕中藥苦口了,由註冊中醫師指導配方,以常用於調經的4大中草藥 — 當歸、川芎、老薑、艾葉調配而成,以低溫萃取,#百分百保留草藥養分,非坊間一般精油,可以即時紓解經痛、經期腰背痛、行氣活血、改善血塊🩸 📌 特別適合:經痛、經期不適、手腳冰冷、生冷飲食、注重養宮的女士們 👇 真實用家見證 ✔ 96%會重覆購買及推介給親友* ✔ 89%減少吃止痛藥* ✔ 88%認同有效減緩經痛* ✔ 80%認同30分鐘內經痛減緩* *138位受訪女士試用兩個月的測試結果 需要時取數滴於下腹及下背再按摩,簡單吧❤ 疫症下感冒發冷、沾寒沾凍時亦可按摩於肩、頸及背 質地輕薄快吸收,不會推大半天還在油膩~ 本木序當歸暖宮調經油 : https://eshop.thepreface.hk/products/tp3982

六受限區錄621初陽個案

政府表示,在屯門、觀塘、黃大仙的強制檢測行動共發現621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屯門友愛邨愛信樓和愛禮樓、翠寧花園第3座、觀塘順利邨利溢樓和順安邨安群樓、黃大仙竹園南邨麗園樓劃為受限區域,分別約1,410、1,438、704、740、370、760人接受檢測。   行動中分別錄得188、180、41、67、76、69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另有99宗個案檢測結果不確定。   當局並派員到訪受限區域的住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http://dlvr.it/SLf5KS

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更新

政府更新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周三起認可蘇里南發出的疫苗接種紀錄。香港居民持有當地相關主管當局發出並符合指定格式的疫苗接種紀錄,可從蘇里南登機來港。   政府對海外抵港人士入境實施嚴格防控措施,曾逗留A組指明地區人士必須為已完成疫苗接種並持認可接種紀錄的香港居民,方可登機來港。蘇里南目前屬A組指明地區。 http://dlvr.it/SLf3k8

粉嶺隔離設施採用電子登記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日到粉嶺馬適路視察和接收第四個由中央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項目由發展商借出土地興建,提供約350個房間和約1,000張應急隔離床位。   到達後,李家超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承建商中國建築國際集團主席舉行交接座談會。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等陪同出席。   李家超聽取承建商中建集團和特區政府工作人員講解設施的設備及其運作。   為確保入住人士到達設施後能盡快進入房間,保安局引入電子自助登記服務,李家超讚賞特遣隊以人性化管理,善用科技提升管理效率。   李家超感謝中央支援香港建設社區隔離設施,在不到兩星期交付四個項目,共提供約8,900張應急隔離床位。   就網上流傳一張聲稱為社區隔離設施洗手間天花板倒塌的相片,李家超指該相片屬虛假信息,他嚴厲譴責散播虛假信息的行為,指這種破壞行為是全社會抗疫的公敵,執法部門必依法追究。  http://dlvr.it/SLcNvG

確診增三萬 疫苗接種建議更新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2,43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經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驗出陽性的個案分別為13,335宗和19,095宗。聯合科學委員會更新兒童和曾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人士接種新冠疫苗的暫擬共識建議。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昨日與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開會討論疫苗接種安排。   經考慮本地情況、海外經驗、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以及參考早前有關接種隨後劑次間距的建議後,聯合科學委員會和專家顧問團就所需接種的疫苗劑數和間距作出建議。   歐家榮表示,若感染前未接種任何疫苗,確診者康復後可接種一至兩劑,視乎不同年齡組別;感染前曾接種兩劑疫苗者,康復後無須接種第三劑。   兒童方面,年滿三歲者若接種科興疫苗,須接種三劑;若接種復必泰疫苗,接種兩劑可視為完成基本疫苗接種。   鑑於屯門友愛邨愛信樓和愛禮樓、屯門翠寧花園第3座、觀塘順利邨利溢樓和順安邨安群樓、黃大仙竹園南邨麗園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九龍城、東區、北區、觀塘、沙田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而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明日起在車公廟體育館重開流動採樣站。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dlvr.it/SLcH6h

個案增逾三萬 漸見回落跡象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31,40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經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驗出陽性的個案分別為24,390宗和7,012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近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數目開始回落,疫情或已見頂。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中,十宗由外地輸入。而上述經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經平台申報的七千多宗個案,當局已向有關人士發出隔離令。   他說,第五波疫情至今,陽性個案累計逾60萬宗。當局分析上周錄得的確診個案,發現觀塘區個案最多,佔整體個案12.8%;其次為元朗,佔9.6%;第三為沙田,佔9%。   歐家榮指,根據過去兩周數據,本月2日至4日為個案高峰,單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計,每日有超過五萬宗,隨後兩日回落至三萬多宗。而過去四日,有關個案每日介乎二萬五千至三萬宗,並無進一步上升,反映疫情或已見頂,且有回落跡象。然而,市民仍須緊守各項防疫和社交距離措施,切勿鬆懈。   院舍方面,再多12間安老院和11間殘疾人士院舍出現感染個案或爆發,涉及144名院友和46名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過去一日有180名確診者離世,年齡介乎47至112歲。連同滯後數據,新增死亡個案共281宗。   專門救治患者的設施方面,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明日起轉為定點救治醫院,全數260張病床改為接收新冠病人。此舉有助集中人手和資源照顧病人,應對嚴峻疫情。   原於該醫院留醫的病人已陸續轉送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和麥理浩復康院,院內老人科日間醫院服務也暫停。   鑑於屯門友愛邨愛曦樓、青衣長亨邨亨翠樓、何文田愛民邨德民樓、觀塘順天邨天樂樓和天暉樓、黃大仙富山邨富仁樓、牛池灣怡發花園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另因應觀塘、屯門、東區、西貢、南區和元朗部分屋苑的污水樣本也對病毒呈陽性,而且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明日起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明日起在啟德車站廣場露天廣場、長沙灣遊樂場、荃景圍體育館、粉嶺聯和墟遊樂場、天水圍天柏路公園、屯門蝴蝶灣社區中心增設流動

內地專家視察順天邨圍封強檢現場

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今日視察觀塘順天邨圍封強檢現場,了解政府的圍封和強制檢測工作。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早陪同部分專家團成員視察順天邨,並向梁萬年和專家團成員講解在公共屋邨執行圍封強檢的工作和措施。   有關工作包括向受檢人士派發中央人民政府捐贈的抗疫中成藥、快速抗原測試套裝。完成強制檢測行動後,房屋署會協助安排運送確診者到社區隔離設施。   專家團並獲悉公共屋邨在抗疫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消毒和清潔公共地方。   今年1月起,房屋署因應政府在公共屋邨指明受限區域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已在逾40個公共屋邨近70座大廈協調各政府部門執行圍封行動,為超過117,000名居民安排強制檢測。 http://dlvr.it/SLMtkD

特首:全民強檢非優先工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仍在規劃和籌備全民強制檢測,但這並非優先工作。啟動時間方面,政府會考慮香港疫情和專家意見,並考慮如何達致最佳效果。   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籌備全民強制檢測有賴先行細化方案,當局正籌備具體執行所涉人手、地點、資源、物資等事宜。   她說,目前廣泛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已能掌握市民感染情況,全民強檢旨在找出餘下隱性感染者,以期及早識別隔離,切斷傳播鏈,達結束疫情之效。   林鄭月娥強調,推行全民強檢或涉某一程度限制市民進出,但政府會確保金融業、電力、公共交通等方面運作,顧及市民日常生活。   她重申,進口本港的物品和鮮活食品供應充足,市民無須焦慮,也不必搶購。 http://dlvr.it/SLLz3p

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啟用

政府今日推出2019冠狀病毒病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的呈報平台,讓有關人士申報,以加快支援檢測陽性個案的工作。所有申報必須在測試當日或翌日進行。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今日在簡報會上說,申報系統今日下午6時啟用。申報人士須填寫個人和同住家人的資料、病徵和家居環境等,系統會詢問申報人士會否因家庭狀況而需要入住社區隔離設施,以便特區政府進一步分流個案。   醫院管理局人員會盡快以「護訊聆」聯絡高風險感染者,提供分流、分層醫學支援。申報人士並應預備一張展示陽性快速抗原測試結果的相片,以作記錄。   當局會安排部分申報人士接受核酸測試以核實結果,檢測承辦商會盡快派員上門採樣。   申報人士呈報資料後會收到手機短信,他們須利用短信提供的連結上載快速抗原測試結果相片和身分證明文件,之後便可透過衞生防護中心的連結下載隔離令。   政府會盡快向申報人士派發電子手環和抗疫物資包,市民也可透過政府專題網站或民政事務總署居安抗疫電話熱線1833019,獲取相關防疫資訊。   徐樂堅表示,政府上月26日宣布將會推出呈報平台,鑑於部分市民已在該日後以快速抗原測試得出陽性結果,並在家中自行隔離,今日推出的系統有特別安排。上月26日至本月5日期間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陽性的市民,可於3月14日前經系統補交資料。登記後,有關人士會獲補發自陽性結果當日起計的隔離令或家人的檢疫令,作證明之用。   他預料網上平台啟用後會有大批市民使用,建議上月26日至本月5日獲得快速測試陽性結果的人士無須急於在今日申報,只要在一星期內申報便可。在今日或昨日快速檢測陽性的市民則宜盡快於今日呈報。   若市民不懂使用網上平台,可致電1836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和電話號碼。衞生防護中心稍後會聯絡有關人士跟進。  http://dlvr.it/SLDtnR

內地專家與衞生當局舉行工作會議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今日繼續考察行程,並與本港衞生當局舉行工作會議。   部分專家團成員今早在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陪同下到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視察運作,了解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最新進展、接種流程、接種途徑,以及加快長者和學童疫苗接種進度的措施。   此外,專家團到消防及救護學院的處長指揮室考察。消防處人員向專家團簡介指揮室成立目的、組織架構及工作流程,雙方分享經驗,深入交流。   指揮室現時主要負責協調與聯絡確診者,並安排抗疫小巴接載他們到社區隔離設施。指揮室同時為受限區域圍封強檢行動提供後勤支援,協助政府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   梁萬年和專家團成員下午與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人員舉行工作會議,討論專治新冠肺炎病人事宜,並按過去數天的觀察,提出抗疫策略優次及完善日後工作的建議。食衞局局長陳肇始等官員列席。 http://dlvr.it/SLBF2K

政府更新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

因應學童和長者的更新新冠疫苗接種安排,政府宣布調整對相關「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   在參照專家建議更新的接種安排下,5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第一劑與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間距由12星期縮短至八星期。   已接種兩劑克爾來福疫苗的12至17歲青少年應於接種第二劑後三個月,盡快接種第三劑克爾來福或復必泰疫苗。   至於已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的12至17歲青少年,應於接種第二劑的五個月後接種第三劑復必泰疫苗,或可按其個人選擇接種克爾來福疫苗作為其第三劑。   政府會因應更新接種安排,就「疫苗通行證」下適用於12至17歲組別的新冠疫苗接種要求作出調整。   經調整後,在第二階段期間,即4月30日至6月29日,12至17歲人士如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後未滿六個月,其疫苗通行證仍然有效;如接種第一劑後已滿六個月,則須接種第二劑才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由第三階段開始,即6月30日或之後,12至17歲人士如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後未滿九個月,其疫苗通行證仍然有效;如接種第二劑後已滿九個月,則須接種第三劑才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就其他年齡或適用人士組別,現行「疫苗通行證」下的新冠疫苗接種要求維持不變。   政府表示,更新接種要求旨在鼓勵學童盡快接種新冠疫苗,進一步提升接種率,為本港建立抗疫屏障,並為未來復課作好準備。本港兩種新冠疫苗對於減低染病後重症和死亡情況均高度有效,而且安全。   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應盡早接種疫苗,家長應盡早安排為子女接種疫苗,讓他們獲有效保護。 http://dlvr.it/SL4YmK

朱敏健續任平機會主席

行政長官再度委任朱敏健為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任期兩年,下月11日生效。   政府表示,朱敏健2019年4月出任平機會主席以來,熱誠投入平機會工作,充分表現其領導才能。   政府讚揚朱敏健領導該會切實執行《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和《種族歧視條例》四條反歧視條例。   其中,《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2021年性別歧視(修訂)條例》分別在2020年6月和去年3月獲立法會通過,加強為歧視和騷擾行為提供保障,包括加強對餵哺母乳女性的法律保障。   平機會又成立專責的反性騷擾事務組,提升公眾認知,並為性騷擾受害人作第一站支援。   政府相信,在朱敏健領導下,平機會能繼續在社會上積極推廣平等機會和消除歧視,建構和諧共融關愛的香港。 http://dlvr.it/SL3MSJ

新興體育活動資助計劃接受申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新興體育活動資助先導計劃接受2022至23年度資助申請,下月30日截止。申請機構最多可獲15萬元資助額,又或個別活動合資格總開支85%,以金額較低者為準。   申請者須為註冊非牟利團體,申請的體育活動須有別於現時由港協暨奧委會轄下體育總會的體育運動或項目,亦須為相關運動項目的亞洲體育聯會/區域性體育聯會/國際體育聯會認可屬會,以及過往最少兩年具成功舉辦不同級別或類別體育發展計劃的經驗並獲大眾踴躍參與。   新申請機構將獲優先考慮。如屬再次申請者,康文署會審核其過往表現及成績。 http://dlvr.it/SL3L2R

增普通病房換氣量接收新冠患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為進一步加強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能力,醫院管理局在部分普通病房加裝強力抽氣扇,加大病房換氣量,並將原有病房設計的換氣量調至最高,以期紓緩公立醫院病床壓力。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現時不少病人來自院舍,需要醫院病床和醫護人員照顧,醫管局感染控制組已為工程進行風險評估,並密切監察工程,確保完工後病房符合感染控制要求。   死亡個案方面,再多117名新冠肺炎患者離世,年齡介乎58至100歲,大部分為院舍長者。   談及遺體處理,李立業表示,食物環境衞生署與衞生署連日增派人手運送和處理需移往公眾殮房的遺體,醫管局會繼續與這些部門緊密合作。   他又說,局方已聯絡供應商日內在不同醫院安裝冷凍貨櫃,預計可臨時存放約500具遺體。他強調,局方會做好感染控制,由存放空間、溫度,以至存入和領取遺體程序均按現行機制,遵守尊重先人的大原則。   食環署表示,部門轄下五個火葬場已大幅增加火化時段,並把服務時間延長至晚上。殯儀業界和死者家屬應盡快辦理先人身後事,以紓緩公眾殮房和醫院殮房的壓力。   該署指,每日可供預定訂的火化時段有所增加,由平日130至140節增至現時180至200節,除長洲外,所有場地延長開放至晚上8時後,讓市民有更多選擇。目前火化時段仍有餘額,需要時會進一步增加。 http://dlvr.it/SKx5bh

內地專家團與衞生署交流經驗

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今日繼續在港考察,到訪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與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代表交流經驗,並提供指導。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部門相關人員和醫管局代表今早與梁萬年及其專家團成員,以及內地流行病學專家工作小組成員在衞生防護中心舉行會議。   各人就本港疫情深入交流,分析相關數據,討論第五波疫情的挑戰和內地應對疫情的經驗。   林文健感謝中央人民政府全面而迅速的支援,並感謝國家衞健委專家訪港,就香港特區的防控工作作出指導。   衞生防護中心代表向專家講解本港第五波疫情下的數據分析,並說明重點風險防控措施,對方則提供意見。衞生防護中心會繼續與專家團交流,探討和深化控制第五波疫情的策略和措施。   梁萬年率領的內地專家團上月28日抵港,並會同四名早前抵港的流行病學專家在港考察。 http://dlvr.it/SKwwR5